《2040的未来预测》是一本书的名字,2021年1月份出版,作者成毛真,今年67岁。他是原微软日本的社长,他在1991年任职微软社长,在2000年左右离职。离职之后,开了一家投资顾问公司,专门为上市企业做投资顾问工作,同时还兼任微软的涉外顾问、日本Suruga银行的涉外董事、早稻田商学院的客员教授。根据《克拉克三原则》的第一原则:“一个德高望重的科学工作者,他认为未来可能发生的事情,基本上就会发生。”所以,他的预言可信度还是挺高的。
他的这本书的副标题是“只有知道的人可能避免悲剧的发生”。也就是说,在他看来的未来有一半是悲剧,重点是悲剧部分。作者为什么选择了2040年作为他的预测目标点?因为他认为在世界局势预测上来说,短时间的预测要比长时间预测难很多,预测三五年之后要比预测二十年之后要难,所以他选择了一个相对简单的2040年,他觉得2040年的这个预测基本上应该都能实现。如果集中在某一个特定领域的话,可能短的更准一些,但是放眼全世界的话,长期的趋势可能更明显。
书的开篇讲了预测未来的重要性。他说,随着科技的发展,一定会出现很多新的机会和挑战。如果你能够准确预知未来的话,就能提前做好准备,抓住这些机会,能够迎接这些挑战。未来预测对每个人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相信大家对于未来预测的重要性是有普遍共识,也一直在做着自己的研究和规划,但是为什么我们每次总是错过机会呢?
书中说,每当一个新鲜的事物或者一个新技术出现在人们面前的时候,人们首先表现出来是一种反感和抵抗。新事物出现的时候,人很难很快接受。作者举了个例子,一百多年前,照相机刚出来的时候,大部分人不接受这个东西,觉得被照了相就被摄取了灵魂,或者一照相自己的分身就出现了,就可以用照片来诅咒或者其他什么的,就特别害怕。电影刚出来的时候,大家也不接受,觉得这不是艺术,艺术必须是现场表演。
还有一个非常经典的案例是电脑刚出来的时候,人们都在想电脑这个东西没有必要人人一台,因为它是用来计算,做一些业务上的工作,而现在人手一台电脑。这些新的东西刚出来的时候,大部分人还是不接受的,因为人怕改变,不想因为一些新的东西打扰自己现在的生活方式,所以对于一些新事物刚开始都是不接受的。作者认为所有排斥和反感这些新事物的人必将进入败者组,那些能够快速接受新事物的人就将进入胜者组。人们一开始反对反感这些东西,但是普及了之后,人们就忘记了自己曾经反感过它。这是为什么败者组的人不知道他自己进入了败者组的原因。只要一开始反感不接受这些技术,后来被迫接受了,然后还忘记了自己曾经反感和不接受这些东西的人,就一直会在败者组,他们总是比时代慢一个节拍。如果自己意识到了这点,下一次新的机会出现的时候,你能够主动去接受了,你就进入了胜者组。
预测未来的基本方法和原则:科技的发展、社会的发展。
社会制度通常不是总变的,所以未来二十年社会制度不会发生大的变化,而科技不一样,一定会迎来突飞猛进的发展。但是科技无论怎么变,只要它不是奇异点的话,它就应该是现在技术的改良和组合而已。所以只要对现有的科技和各个领域的一些前沿有所了解的话,预测未来并不难。作者说他研读了很多前沿科技的论文,写成了这本书。
首先,2040年将会发生最本质最基础的科技变化是通信技术。通信技术规格每10年会上升一个G,现在我们进入5G时代了,而10年之后(2030年)将会进入6G时代,2040年将会进入7G时代(是现在的一万倍左右)。
可能有些人对于现在5G的状况稍微有点失望,一开始说5G能干这个,又能干那,怎么感觉现在的5G和原来4G好像没什么太大的区别?因为5G虽然从现在开始,但是5G技术要想成熟需要5年的时间,所以真正的5G全面普及开始应用是从2025年开始。事实上4G的全面升级是在2015年完成的,因此我们现在正处于4G的完全成熟期和5G的萌芽期,而2040年将会是6G的成熟期和7G的萌芽期。
3G时代是进入了传输照片的时代,手机上搭载的照相机可以照张相传给朋友;
4G时代可以传视频,看视频了;
5G是大规模直播时代,VR、AR、元宇宙;
6G是5G的加强版,也可以为VR、元宇宙,而且包括自动驾驶、远程操作、同声传译、IOT物联网。
其中最主要的一个代表就是远程手术,医生在医院里可以给全国的病人治病。无人驾驶汽车,交通运输的效率会很高,而且呢事故率会很低。甚至作者认为2040年之后会出现飞行的汽车,现在很多厂商都已经开始研发和实验飞行汽车。按照摩根斯坦利的推测,2040年飞行汽车的市场规模将达到1.5兆美元(现在普通汽车的市场规模大概是7000亿美元)。
当你投资一个新鲜事物,不能上来就说这个东西现在做什么都做不成,你应该给自己一点耐心。这个东西现在虽然做的不怎么样,但是三年后它会有大用处。如果你等三年后再投资就已经晚了。
作者觉得还有一个会发生巨大变化的领域是媒体。电视和报纸将会覆灭,而网络媒体将会崛起。到那个时候会更彻底一些,在这之前电视可能还会挣扎一下。虽然家里现在都有电视,但是真正用电视看电视的人已经很少了,都是用电视在看网上一些东西,就像拿手表看时间的人已经很少了。网络媒体刚出现的时候,其实没有对电视构成太大的威胁,因为电视节目相对来说制作还是要更精良一些。但是随着网络的发展,投入成本越来越高,像Netflix现在制作一部电影的成本要比普通电影院制作那种电影的成本还要高。投入更多的话,就会吸引更大牌的演员,更好的制作人,制作出更精良的作品。所以渐渐的不是接不接受媒体这个问题,从内容本身来说,网络媒体制作的东西也会比电视更好。所以为了避免被网络媒体彻底击溃,电视台现在做的事情是转型,强攻两个领域:新闻报道和体育赛事直播。这两个是电视台的强项,但是作者认为,这两个即使是它的强项,很快也是撑不住的,这些网络媒体也都能做。不过,电视机这个东西可能还会留一段时间,毕竟还可以看一些网络上的东西,但以后可能会被VR取代。
作者认为二十年后最值得期待的一个领域是医疗。由于AI技术的发展,癌症可能将会被攻克。目前的癌症研究都是人在研究,一个人就算再有名的医生,一辈子看的病人数是有限的,所以他的经验和知识也是有限的。但是AI不一样,它可以一下整合一百万甚至上千万的患者病例,然后进行分析统合,这比任何有名的医生可能都厉害,而且它用的数据永远都是最新的,所以误诊率也会很低。
据说最先进的一些医院使用AI开始进行脑瘤方面的一些诊测,脑子里的血管瘤很小,医生误诊率还是较高的。说是AI比普通医生准确率高10%,虽然现在还没高太多,但是以后肯定会越来越准确。同样由于AI技术的发展,很有可能用一滴血就可以检测出你体内是否有癌细胞(现在有些是打着这个幌子,骗人的)。AI可以通过这一滴血来分析你的DNA,知道你会得什么样的癌症,然后根据你个人的DNA结构设计疫苗,再用现在的mRNA技术打印出来,你就有了一份专属你自己的癌症疫苗,注射之后就不会患这种癌症了。这是私人定制的一些癌症疫苗或者重大疾病疫苗,每个人的DNA都不一样,不能用同样的疫苗。听起来很科学合理,希望能实现吧。
作者认为2040年人体器官的再生技术也会大幅进步。现在的器官移植都是从某个人身上获得,去移植给另一个人。以后可以培养器官,专门给你做一个你自己的器官,不会有排异。这样的话,瘫痪的人也有可能站起来,失去器官的人也可以重新获得器官。
作者为什么认为这些技术人会在2040年出现呢?
作者今年67岁,他觉得在那个时候出现,自己刚刚好能赶上。不过,他觉得也确实能实现,而且在2050年左右能够完全成熟。这种技术一开始肯定还是很贵,但是绝对可以大幅延长人的寿命,没有癌症就只能等老衰了,老衰也有器官再生技术,所以真的有可能就不会死了。作者还说现在已经有了实验阶段的老年痴呆的药物,保证活到100岁脑子也不会傻掉,永远不会老年痴呆。
风险和灾难的部分
环境
由于对环境的破坏,全世界各地都出现了诸多的气候异常。作者认为台风、洪水、火山爆发、山火、蝗灾、瘟疫等以后也会不断出现,而且将在未来二十年越来越多,不会减少。
日本气象厅发布说未来三十年内,日本70%~80%的几率发生两个大地震:南海海槽大地震、首都直下地震。
南海海槽大地震震级可能达到里氏8~9级,并会伴有巨大海啸。首都直下地震里氏7级以上。
战争
自然灾害增多了之后,粮食就会出现不足,水源就会出现不足。这两个不足的话,就会引发战争。以前的战争都是抢夺资源,现在就有可能是抢夺粮食和水。
经济
作者主要说的是日本的经济。他认为日本现在已经是一个非常穷的国家了,最明显的证据是各个国家的人都跑到日本买东西,表面上是对日本很好的一个事,但是这说明两个问题:一个是日本的物价在全世界范围内算低的,第二个是日本以外的国家都在变得富有。以前都是日本人坐着飞机到世界各地去购物,现在是世界各地人坐着飞机到日本买东西。日本虽然仍然是世界第三大经济体,但是人均GDP却排位很低。根据世界银行最新的数据显示,现在世界人均GDP最高的地方是摩纳哥(人均17.3万美元),第二名列支敦斯登,第三名卢森堡,之后是百慕达、爱尔兰、瑞士、挪威、曼恩岛、开曼群岛、海峡群岛(诺曼地群岛)。其他你可能比较关注的国家或地区:第十一名新加坡,是亚洲最高的,人均GDP是7.2万美元。第十二名美国(6.9万美元)。第十八名澳大利亚(5.99万美元)。第二十七名香港(4.9万美元)。第三十一名澳门(4.5万美元)。第三十五名日本(3.9万美元)。注:以上是2021年的数据
日本的经济是否会在以后改善呢?作者给出了一个非常明确的回答:不太可能。一是日本人口在快速的减少,另一个原因是人口结构在迅速的老化。这几年,每年日本大概减少50万人口,按照这个速度到2040年,日本人口将比现在减少1200~1500万,也就是日本十分之一的人口将会消失。由于人口和GDP正向关联,所以人口减少的日本经济只会越来越糟糕,而且日本每年不仅减少50万人,还增加20万老人(65岁以上),说明减少的人口基本上都是儿童,出生率太低。作者说到2040年的时候,日本的人口就算有一亿,那劳动人口也只占一半左右。日本现在65岁以上的人占总人口的29%。
人口减少、老龄化之后,创造的价值就减少,消费也会减少。老头老太太不会买房子,也不会创业,所以税收就会减少,国家就无法运营。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呢?就只能增加税收,增加税收人们消费又会减少,愿意来的人就更少了,经济渐渐就不行了。老头老太太不创业,也不买房子,银行就会倒闭,银行没有机会把钱贷出去。所以从任何角度来说,日本都是一个没有希望的地方(作者是这么说的)。不过他说,首先会从三四线城市开始,大都市会守到最后,但是也一样会崩塌。
我们能做些什么呢?
所说的这些东西,国家智囊团其实早都知道,他们每天都在分析这些。他说,日本三十年努力过了,都没有任何改变过,未来也不会有任何的改变。所以你不能指望国家,只能靠自己。意思是大家不能指望国家的某一个政策,或者指望国家突然发生什么改变能够给所有人带来一些财富。现在有很多年轻人在抱怨国家的某个政策,作者的意思是说抱怨这个是没有用的,国家的智囊团是根据整个国家的运作去制定政策的,不会因为你一个人的想法去改变它。